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阿里18罗汉50万起家的时候,蔡崇信年薪百万美元,为什么他不出百万做大股东?

2021-12-31 16:04 作者:财富商学 围观:

阿里的发家史我不知道,是没有发言权的。按照我的推测,如果当年马云没有把用高薪请到蔡崇信,肯定没有今天阿里巴巴的风光业绩的。当年阿里人自己每只有五拾万元钱也七凑八拼起来的公司,他们当时生命力还在青少年阶段,一定看准了蔡崇信有可能给他们今后带去发展前途。所以咬咬牙,狠狠心把他们的身家性命都押到蔡崇信身上,为了赌明天的迷媚的阳光照到马云等伙伴身上,才有今天出头之日的阿里等公司辉煌。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很有趣。蔡崇信当时的选择似乎令人费解。其实,蔡崇信遵循创业成功的一般规律:领导者决定创业成败。

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如何吸引投资精英蔡崇信?

1995年加入总部设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他主要负责公司70万美元的年薪。

1999年,蔡崇信代表AB投资公司到杭州考察是否投资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

蔡崇信发现,当时马云公司还没有成立,只是一个经营了几个月,尚未盈利的网站。

蔡崇信第一次去看马云的工作环境。他被一群被迷住了的年轻人吓了一跳。他喜欢这种创业氛围,看到并钦佩马云的领导能力。

于是,1999年底,蔡崇信带着怀孕的妻子第二次与马云见面。当他们在西湖划船时,蔡崇信提出加入阿里巴巴。

蔡崇信的妻子不希望他加入阿里巴巴,但她对马云说:“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阿里巴巴,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

蔡崇信加入时,马云筹集的50万元钱几乎用完了,连500元工资都发不出。他处于绝境。

蔡崇信为什么要冒险加入这家任重道远的小公司?

根据已知的公开资料,蔡崇信后来的总结主要包括两点

首先,他确定马云是领导愿景的领导者。那时候,他大谈大梦想,大憧憬,让18罗汉像魔鬼一样努力工作。

第二,他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果我去阿里巴巴,公司倒闭了,我仍然可以回去做税务律师或投资。

可见蔡崇信被马云的领导说服了。他主动放弃高薪,能够冒险追随马云。

每一家初创企业的成功都来自于它的领导者,领导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从历史典故中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个角色。韩信带兵多打仗,刘邦最多能领10万人。韩信为什么还顺从刘邦?

因为韩信虽然军事才华出众,善于与士兵作战,但刘邦善于控制将领。正如刘邦对韩信说的:“你能做将军,我就擅长将军。”。

企业家精神也在带领一群人去做一件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事件。可以说他们会死一辈子,但他们不会像在战争中那样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就要求创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而成功并不容易。

如果阿里巴巴像马云这样的领军人物超过两个,他们要么分家,要么倒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个成功的例子是,万通六君子分居后,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只有四川刘永好四兄弟分居,公司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比如,当当网的俞渝和李国庆一直在争夺控制权,这让当当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真功夫的两位创始人多年来一直在争夺控制权,导致经营困难。

马云曾经说过,蔡崇信可以用一年的工资收购几家阿里巴巴。

然而,即使蔡崇信真的赚了一百万成为大股东,马云能同意吗?可能没有。

马云早就布局电子商务,拥有罕见的商业眼光,在蔡崇信成为像他这样的大股东之后,就看不到控制权的争夺?

如果马云认同蔡崇信加盟阿里巴巴的方式是投资100万元人民币购买阿里巴巴股份并成为大股东,那么阿里巴巴的领导者就不会是马云。他要么成为蔡崇信,要么成为马云和蔡崇信之间的争斗。

假设蔡崇信也有马云的能力,他能比马云联合十八罗汉更好吗?如果没有,他如何管理公司?如果是,谁是阿里巴巴的老大?

蔡崇信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他要追随马云,成为二号人物,而不是和马云为谁是阿里的大股东,谁是老大而争吵。

小结:

创业成功的一般规律:领导者决定创业的成败。蔡崇信认为,马云是阿里巴巴的领导者,所以他选择跟随马云而不是成为大股东。

也许当时的蔡崇信并不一定看透这一规律,但他的选择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这一规律。

对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启示

其他网友观点

以当时蔡崇信的年薪和财富积累,出个百八十万做阿里的大股东并不是难事,毕竟在出任阿里巴巴财务总监之前,蔡崇信已经连续多年担任北欧地区最大的工业控股公司Investor AB附属公司InvestorAsiaLimited的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负责该司在亚洲地区的私募股本业务,年薪达到70万美元之多。

一,知名投资人蔡崇信是如何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马云结缘的

蔡崇信与马云的结缘得益于他的上一份工作,即任职瑞典投资公司Investor AB亚洲区高级投资经理之时。

当年的蔡崇信负责AB公司在亚洲地区的私募股本业务,说白了就是在亚洲地区寻找有成长性的优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1999年5月份,蔡的一位朋友向其力荐马云,并称应该去杭州走一走,见一见这个有点“疯狂”的马云。

在朋友的力荐下,蔡崇信杭州之行开启,但当时的马云甚至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只运营着一个刚刚上线几个月的网站。这个网站就是域名为Alibaba.com的B2B交易平台。

用蔡崇信自己的话说:“初次见面,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尽管当时二人并没有谈到商业模式、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蔡被马云吸引仅仅是因为马云“平易近人、极具魅力”,除此之外就是“有一群患难与共的追随者”。

蔡与马的第二次见面是约在湖畔花园,这一次马云带来了自己的妻子——张瑛。随后二人去杭州西湖泛舟。

当年的马云深知以当时阿里的体量断然不可能吸引到知名投资人蔡崇信的加入,实际上也是如此,当年10几个追随者都是以马云的学生为主,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草台班子”。

但没想到蔡崇信率先开口了:

“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我懂财务及法律,可以加入公司帮你做。”

听闻此话的马云吓了一大跳,差点把船弄翻,赶紧回复蔡崇信:“你要不要再想一想,我这只有500元每月的薪水”。

但蔡崇信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很严肃的说:“我就是要加入创业型的公司,跟一批人一起共事”。

就这样,蔡崇信放弃了年薪70万美元的高薪工作,领着每月500元的薪水开始与马云共事,这一干就是20多年。

二,蔡崇信为阿里做了什么?

蔡崇信以财务总监的身份加入阿里巴巴,当时阿里起家的50万几乎已经消耗殆尽,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对于“烧钱”的互联网行业来说,阿里当时最缺的就是“融资”。

“融资”对于蔡崇信来说算不上“难事”,因为本身蔡崇信就具有资深风险投资背景。在蔡崇信加入不久后,他几乎是凭一人之力为阿里拉来了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风投,这也是阿里第一笔融资。

正是因为500万美元的注入才使得阿里存活了下来,后期才有机会进入软银掌门人孙正义的视野,才有了后来2000万、8000万等源源不断的投资、才使得阿里一步步在资本的加持下发展壮大。

所以说,蔡崇信在阿里的成长、发展、壮大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可谓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三,话归正题,为什么蔡崇信当年不出个百万做阿里的大股东呢?

以蔡崇信当年70万美元的年薪,出个100万成为阿里大股东并非难事。以现在阿里7000多亿美元的估值,倘若当年真的成为阿里大股东,那么如今真的“赚翻了”。

那为什么蔡崇信甘愿做个“小兵”也不出资成为大股东呢?归结原因无非有两个:

其一,领头羊决定创业成败。

创业初期,创业资金固然重要,但团队凝聚力则更为重要。当年的18罗汉是奔着谁来的?不是蔡崇信,而是马云!18罗汉甘愿拿着低薪十几年如一日的追随马云就足以见得马云的“人格魅力”之大,是马云给了他们创业的信心和坚持的底气。倘若当年阿里易主蔡崇信会被18罗汉认为蔡不是来帮助他们的,而是来“剥削”他们的,说不定当年的团队早就一哄而散了,而这绝对也不是蔡崇信想看到的结果。

其二,蔡崇信更追求“成就感”。

蔡崇信在认识马云之前就算的上是“成功人士”了,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此时的他并不需要通过控股阿里来短期内实现财富上的增长,也不需要通过入股阿里来证明自己的投资眼光是多么的“独到”,加入阿里最大初衷不过是“想冒险”。

用蔡崇信自己的话说就是:“从零起步重新坐到几百万这会很有成就感”。

对于蔡崇信来说,见证和帮扶阿里的成长比“先入为主”更具成就感,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写在最后:如今蔡是继马云之后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

根据阿里去年的招股文件显示,蔡崇信如今是继马云之后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占股约为3.6%。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虽然当年蔡崇信没有“先入为主”成为阿里的大股东,但阿里确实也没有亏待这位“隐英雄”,按照目前阿里7000多亿美金的估值,蔡持有的阿里股权的估值在252亿美元左右。

这也足以证明蔡崇信当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可谓声誉、财富双丰收。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