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呢?

2022-01-04 02:18 作者:毒舌财经 围观:

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向老年人推荐销售理财,到最后这些购买理财的老人,不仅没有获得收益,连本金都出现亏损。

这种事情确实存在,而且基本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作为银行工作人员的我,今天为大家揭开谜底,避免以后存款入坑。

我在银行工作三年,接待了很多存款客户,可以这样说,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只追求一个字,那就是稳,因为他们深知每一分钱来之不易,不追求高回报,只追求有保障,所以银行的存款成为了中老年人比较青睐的一个产品。

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上了年龄的人去银行购买理财呢?

1、想得到更高的收益和利息。

存款是银行利率最低的一款产品,一本大额存单,定期三年的利率在3.85%,但是理财就不一样了,基本能达到5%至8%。

同样是20万,一个存款,一个购买理财,那么收益回报就不一样,上了年龄的人都知道,把钱存进银行是跑不赢通货膨胀,就想着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利息,这个时候银行的理财项目就成为了他们很好的投资方式,所以上了年龄的人去银行购买理财,看中的就是它的,利率。

2、上了年龄的人更加注重稳定,和安全。

现在这个金融市场上有很多种理财项目,有的理财回报利率高达10%,但是它的风险非常大。

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市场上这种各式各样的理财并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理财根本不安全,不稳定。

银行对于老人来说,信用度高,安全性高 ,所以大部分老人存款或者购买理财,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银行。

现在的老人很多都没有收入来源靠的就是社保,每个月的收入是有限的,这样的老人,他们抗风险能力比较低,追求安全稳定的理财产品。

而且银行会根据客户来推荐不同的理财,像老年人这一类的人,银行会推荐风险低的理财产品,各种理财产品就非常的适合老人,年利率都在百分之4%到5%,相比银行存款来说要高出很多。

但是像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急切。

1、不懂理财产品的老人,不要盲目的去购买,最好不要购买。

毕竟理财产品是有一定的风险,就算风险再小,那也是有概率的事情,万一哪天运气不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就得不偿失了,现在的老人收入有限,或者没有收入,自己的钱都是年轻时所攒下的,留着自己养老,所以每一笔钱都来之不易,切莫相信超高利率的理财,理财利率越高,他的风险也就越大,那些老人在不懂理财情况下,切莫盲目买入,有的时候你分不清哪种理财是低风险是高风险,所以这个时候不建议老人购买理财。

2、千万要注意预防飞单。

有很多老人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高利率的理财,可是到最后不仅没有收益,而且本金有亏损的现象,这就是老人购买了飞单,什么是飞单呢?

就是说银行的销售理财人员,私自向你推销或者销售非银行的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非常不稳定,为什么他们要向你销售这样的理财产品呢?就是因为有回报可拿。

所以老人在购买理财时,一定要仔细认真,搞清楚您所购买的理财是否为银行正规发行的理财产品,认真观看购买理财的产品说明书,弄清楚它的风险等级。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位老人,之前也是看中某家银行理财产品,给到5%的利率,毕竟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安全性方面肯定要比其他理财更加有保障。

这位老人对理财产品了解的并不多,在银行理财销售人员推荐下,购买了某某理财,但是最后不仅没有收益,自己的本金也亏损了一半,后来得知这位销售人员为他推荐销售的理财产品,是非银行发布的理财产品,就是说这位银行人员拿着其他理财产品,借着银行的名义销售给老人,在中间拿一定的回扣,老人一旦购买了这样的飞单,那么本金很容易出现亏损的现象。

写到最后:现在的老人几乎都退休,没有稳定的收入,有的只是每个月的养老保险钱,有的老人甚至没有收入,靠的就是自己年轻工作时所攒下来的一点积蓄。

用来养老,放在手里贬值,就想着拿去银行存款或者购买理财, 但是有些老人对于理财并不懂,一听银行工作人员说买什么理财,一年的利息有多少,很高的就纷纷买入,可是到最后却不知自己购买的是飞单,导致本金亏损。

不少上了年龄的人购买银行的理财,就是看中银行理财的安全保险性,和收益高,所以银行一定要给老人一种风险性低,收益比存款高一点的理财产品,毕竟老人的钱来之不易。

所以在这里还要说一个题外话,虽然理财收益高,但是有一定的风险,劝各位老人不懂理财的情况下,切莫着急入手。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和支持)。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与互联网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互相竞争的两种投资方式。但因为银行有“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长期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备受广大普通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中老年人愿意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就与银行的“三性”密切相关。

当我们谈到中老年朋友喜好银行存款以及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这确实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今天我们一起就此话题聊一聊!

首先,我国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截止目前,我国居民存款规模突破173万亿元大关。这与我国老百姓历来将银行看做是最安全的金融机构有关,试想一下,这么大的存款规模除了银行以外,还有什么投资方式能够比较安全的满足呢?

也许有不少朋友都在使用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进行理财,而且余额宝系总规模目前也已高达1.93万亿元,于是就有人认为大家完全可以投入余额宝中。但是不要忘了那些中老年人不仅不了解互联网,甚至可以说不知道余额宝是个什么东西啊,就算你苦口婆心去劝说也是无益的。这既有观念的陈旧,也有实操的不足。

其次,中老年人更加看重银行的网点及营业部等柜台办理业务,在他们看来看得见摸得着的银行柜台更加让人放心。而对于虚拟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则是心里不踏实的。

第三,在银行理购买财产品或者存款的话,往往会有送礼送积分活动,比如说中老年人很容易被银行赠送的“米面油以及微波炉等”产品打动。据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每年的年底前揽储大战中,各大银行都会推出一些优惠活动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而米面油备受欢迎。

总之,由于过去的理财观念一时半会不可能改变;再加上技术进步太快,他们无法跟上时代潮流;而且银行的安全性是其他投资方式无法比的。

其他网友观点

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呢?注意三大问题。

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呢?实际上,不仅仅老年人喜欢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这里有很多因素。

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以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数是保本保息的,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高收益存款,以至于很多人根本没有搞清楚银行的理财产品和存款产品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即使是在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已经不再保本保息,仍然有一些人觉得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是安全的。这样的结果有利也有弊:利是大众对银行的信任,导致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有很多的优势;弊是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风险或者损失,投资者难以接受。

二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银行网点的广泛性,人们去银行网点购买产品比较方便和习惯。很多人最早的联系是工资代发开始的,由于工资代发人们必须与银行打交道,因此存款、取款也就已经习惯了去银行办理,同时也就从银行开始购买理财产品。再加上目前银行的营业网点比较多,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比较方便。

三是现在很多人已经通过各种网络银行、移动银行、手机银行的方式购买理财产品,但是事实上银行柜台仍然有一些网络上没有推出的理财产品,有一些特殊的理财产品只在柜台销售,更重要的是,在银行柜台购买理财产品可以与柜台人员和理财经理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理财产品的情况:风险和收益,可以更有利于进行各种选择,还有的银行网点在特殊时点购买理财产品会有一些小礼品和一些礼物赠送,如油、米等。这是一些老年人特别喜欢的成就感。

人们愿意去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虽然有各种原因,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以下三大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一大问题,资产管理新规发布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再保本保息,即使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不再保本保息

以前很多人之所以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是因为觉得理财产品安全,但是从资产管理新规发布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已经不再保本保息,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已经不再安全。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资产管理新规,主要是要求所有理财产品“打破刚兑、禁止资金池、去通道、非标不能期限错配、净值化等”五大核心要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刚性兑付。

在资产管理新规实施以后,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就不再有了,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都不能保本更不能说确保收益。而现实中,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也已经真正向我们走来,说明理财产品亏损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而是成为现实。

2020年6月开始出现银行理财产品浮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28日,一共有391只理财产品净值跌破面值1元,亏损幅度最大的达到了40%。此后陆续出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在未来所有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第二大问题,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分清楚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还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这一点非常重要

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另一种是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也就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所以,你如果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分清楚。

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银行自己销售、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银行对此承担全部责任。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一般情况下也是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比如小银行代理大银行、大银行也会代理一些地方小银行、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信托、基金、资产管理等理财产品。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并不是假的理财产品,而只是不是自己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银行推荐或者代理的理财产品不是银行自营理财产品,风险与银行无关,收益的兑付也与银行无关。银行如果兑付也仅仅是代理兑付,真正的兑付责任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

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收益高,购买者更多的是考虑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的收益性。特别是银行以前的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更让购买者觉得像存款一样安全。虽然现在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有风险的可能性,但整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小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看清楚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即理财产品是谁发行的。看清楚发行主体再决定是不是购买,不要盲目相信是银行推荐的就是安全的。

二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先明白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将购买的理财产品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是要看清楚购买合同和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这一点非常关键。

第三大问题,即使是银行销售的看起来是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可能是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

目前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仍然是某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名义,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理财资金的投资方式、风险管理已经与银行有所不同,所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风险程度可能会高于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

2019年6月,我国第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正式开业,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有36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先后有24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获批开业的有20家,包括6家国有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6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及1家合资机构的理财子公司。而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以后,原有的银行就不再发行理财产品,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后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已经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了。目前已经出现浮亏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已经全部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我们不能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就风险大,但从理论上说已经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在操作方式、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都会发生变化 。

银行理财子公司虽然是银行的子公司或者是附属机构,但是作为专门负责银行理财的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是以独立的法人公司治理机制完全独立开展理财产品的经营管理,与银行体系无论是法律责任还是经营风险建立了完善的“防火墙”隔离体系和机制。因此,你从银行购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无论是风险还是收益银行都不会再承担责任。

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内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面的三大问题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麒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