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货币超发一般都会通货膨胀,导致居民财富缩水,为何有些人认为还要放水?有什么理论依据?

2022-01-02 23:30 作者:大爱祝延平版武松 围观:

货币本质是一种信用,如果滥用这种信用,借钱的总想赖账,比如美国,或国内的大量贷款的人,他们总想通过超发货币,稀释货币价值,达到变相赖账的目的,如果这部分人在重要的位置上手里有决定权,那为了他们的利益,货币超发是一定的,但又怕大量的老百姓感觉到,一般会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但也会有极端的,大量的超发,实物和货币严重不对等,导致货币信用崩塌,由于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本来拥有少量的货币,因此当货币大量贬值时,受冲击最明显的就是他们,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因为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还是靠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创造的,货币没了信用,老百姓就再也不愿意创造财富,因为用创造的财富换回来的是纸片,

导致老百姓不再相信货币信用,严重的话,就是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这种信用都无法恢复,甚至导致政权的更迭,这种现象在现今的世界里也在上演着。这中道理,很多人都懂,可在利益面前,不论是谁,都会失去理智。是的,无论是谁。

其他网友观点

自从当年的4万货币超发导致一系列的后遗症以来,后来央行对货币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了,尤其是每次放水带来的房价上涨更给央行提了个醒,货币可以放松,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否则的话就会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最近几年以来大家会发现央行很少采取过去那种普惠式的工具,比如说降低存款准备金,那就相当于大水漫灌,而更多时候采取的是具有针对性的工具,比如大家熟悉的MLF,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这些也是释放流动性的方式,相比以前的那种普惠式,就不会引发过多的负面效应。

这样各位应该明白了,最近两年是很少出现货币超发的现象,多数时候采取的是工具式的流动性释放,在不对货币宽松给出预期的情形下,一些实体在资金需求很渴望的情形下,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给予市场一些流动性,这不代表着货币超发了,而是正常的资金供给。

这种局面在未来将会成为常态,是保证我们国家汇率市场稳定、实体经济正常运营根本,如果还是采取过去的那种动不动降息或者降准,不排除会真的引发通货膨胀,2019年上半年的“疯狂的苹果”其实已经显现了物价有抬头的迹象,而这还是央行没有超发货币的前提下出现的现象,这就是说针对性的放水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对有效保护居民财产不缩水是有极大好处的。

其他网友观点

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非常清晰,大家都清楚,前者是因,后者为果,钱印多了就是废纸。

但是,为什么明明知道货币超发的危害,却还是有这么多货币超发的现象出现,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可以从最近的猪肉涨价谈起。

假设某国一年消费200头猪,每头猪售价1000元,总的猪肉消费就是20万元。

现在,受各种因素影响,猪的供应出现了问题,只有100头猪了。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此时,猪肉必然要涨价。

如果每头猪涨价到2000元,则猪肉总消费金额还是20万元不变,对货币供求和经济结构都不会有多少影响,只不过是改变了大家的消费结构,少吃了一点猪肉而已。

然而,实际上当猪的供应减少一半时,猪肉价格上涨通常会超过一倍,这叫物以稀为贵,相当于供需曲线上比较陡的那一段。比如,现在涨价后的一头猪可能变成了3000元。猪肉总消费金额就变成了30万元。

现在问题来了,多出来这10万元从何而来?

猪肉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菜刀的生产者,他很容易就会想到解决办法,那就是提价,你猪肉敢涨价,我菜刀也要涨价。于是,菜刀的交易金额也多了10万元。

整个社会消费凭空增加了20万元。接下来还会引发各行各业要求加工资的问题,物价普遍上涨自然到来。

而因为流通货币不足,国家不得不发行更多的货币,形成货币超发,进一步引起通货膨胀。

除了被迫的超发,有时候还有主动的超发。

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债务链条破碎,企业纷纷收缩,砍掉各种项目,如果不采取措施,经济必然要滑坡。为了止住颓势,国家可能会在货币政策上做文章,有意增加货币投放,用超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引导投资和促进信心的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