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为什么有些人没有文化还能赚大钱?

2022-01-28 19:56 作者:梨花空落 围观:

关于当前这个问题,简单说的话就是:

1、即便在理想条件下,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智商,也都不是赚钱的来源,而是“贡献”。 2、信息不对称也可以赚钱。

展开话题,则还有一条—— 尽管贡献带来价值,也带来财富,但贫富差距过大仍然是有害的。

以上这些都是经济学常识,可以说是大一水平……

所有的经济学派都认同的基础:当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完美状态时,生产者的长期利润将会趋近于零,因此“ 每个人一生总所得等于他一生对社会的总贡献”。

既然一个“所得=贡献”的社会是公平的,又会促进整个社会往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的方向发展,当然它是善的,而非恶的。 亚当•斯密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就是这样一种社会,也因此它能被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接受。反过来说,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当然不可能接受“恶”——不管它是“”必要之恶”还是“不必要之恶”。

可惜的是,完全竞争市场需要满足太多假设条件,因而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存在。 至于现实世界里真实的市场机制离完全竞争市场多远,就看法律的规范、政府的廉洁与效能,公民监督的能力,以及社会与个别市场的成熟度而定。

当市场不完美时,就会打破“所得=贡献”这个等式,所得- 贡献(机会成本)=(收入- 支付给其他人的钱)- 生产者所有投入的等价报酬(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机会成本已经包括生产者所投入的土地、资金、创意、体力和时间等的全部贡献(有形与无形贡献),因而额外所得是100%的不劳而获,也被称为生产者剩余。

很多因素会让真实的市场行为偏离完全竞争的完美状态,其中最典型的有两种:(1)信息不对称时,会造成不完全竞争(2)买卖双方操作价格的能力处于长期且普遍地不对等的状态,而形成持续稳定的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

股神巴菲特为我们提供了信息不对称的良好范例:你可以买很多本书去研究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与操作手法,但是你却不可能拥有像他那么丰富而精准的市场资讯(因为,有一大堆人在帮他搜集和研判这些资讯,而你却可能是单枪匹马的草根投资者),结果你错估价值的机率远远高于巴菲特,以至于他赚得多而赔得少,你却赚得少而赔得多——巴菲特赚的钱里,有很可观的一部分是在赚其他投资人错判价值带来的亏损,而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等的生产效率毫无贡献。

不过,巴菲特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体会甚深,他说:“在我所处的经济体系里,在战场上抢救许多人命的报偿是一枚勋章;伟大的教师得到的是家长的感谢函;有能力发现证券价值被错判的人,则得到数十亿的赏金。”——显然他认为这样的系统是极端不公平的。

此外,买卖双方对价格的操纵能力不对称,也可以造成对价格的扭曲。

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贫富差距分类,那应该分为:必要之善、不必要之恶,和“ 不确定”。这种系统是否合理争议了至少40年,一直无法彼此达成共识——直到2008的金融危机之后,这个问题的主流意见才改变。

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只能有不完美的答案,甚至笼统的答案。而这个事实就让许多人可以用用合法渠道所取得的财富去遮掩通过不合法渠道所取得的财富,然后自欺欺人地说:“我的财富全部来自市场竞争,我的财富等于我自己的能力(以及运气)。”

巴菲特、战士、老师的贡献该如何衡量? 很难。

不过,我们不需要巨细靡遗地去精算每一个人的贡献,贡献的差异来自于能力和时间,但是所得中位数的人和赢过99%的人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倍,能力一般不会超过五倍,所以两者的所得差距不该超过十倍。因此,超过95% 的人,他的所得不该比中位数所得的人超过五倍;超过90% 的人,他的所得不该比中位数所得的人超过三倍。(数字仅作为比喻)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们探讨为什么某些人这么能赚钱时,不要忘了,也可能是经济体系的不平等与不公平。

金融风暴让大家看清了华尔街的真面目:CEO 的天价红利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无关,即便当他们对社会造成滔天大祸与人神共愤的伤害时,他们的报酬还是天价;而后来的业绩根本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由弱转强”,而是因为政府的低利贷款制造出来的“权力寻租”。另一方面,伯克利的经济学教授Saez的研究显示,1978到2008这30年内,美国的人均所得共成长10886美元;但是所有成长尽归最富有的10%人,其他90%人的总所得却下降了。

我想,我们正在走向类似的方向。

不要再被无数如何赚钱的回答蒙蔽双眼,因为,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复制在每个人的身上。

关注公众号:“sunzhichaoshuo” 或 “孙志超说” 分享更多干货 若有问题,微信公众号点“有问就提”加入孙志超的知识星球,我会认真回答。

其他网友观点

文化必须与人群结合起来,能从精神上思想转化成人们生活上的物质创造上来,为人所用,会发财。或者从精神上思想上转变成宣传形式,乐于人从精神上接受,出现群体大众接受心理能赚钱。换言之,文化必须与人们实际物质与生活相关有用才能生钱。否则,束之高阁脱离群体,或者高高在灵魂上空,与人实际日常生活与人实际生活相差远不为人接受,也不赚钱。

而有的没文化的人倒是熟谙生活之道,为生存,生活追寻发财之路与人的生活相关,从事任何行业的工作都能琢摸人们日常需要,行业清冷与热门,抓住时机不怕失败。没文化在职业上与有文化之人比欠缺优势,也正因如此有的人没有后路,敢想敢干。

但不是没文化的人都发财,也有不发财的人。也不是有文化倒不发财,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文化的人还是多于没文化的人。没文化也不是一点文化没有,相对低了些。从整体趋势看还是有文化人赚大钱多。至于没文化赚大钱学会生存之道,交际之道,敢践行经商之道。也有这些年顺势炒房生财之道。

其他网友观点

作为一个没有文化只有初中学历的人来这个回答问题。当然,本人也没挣到什么钱。文化不等于文凭,它是一种社会知识积累起来的能力,一种学习转化力。知识转化成能力也就成了自己的文化。

文化就好比智商和情商,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情商高高智商不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和情商都不高的人,一败涂地。文化高的人情商和智商都高。这也是人们对文化的误解。

好多文凭高的人,只以为自己胸中有些墨水,就一定比那么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强,比他们能挣钱。可没承想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人际关系处理的一塌糊涂,幼稚的像个孩子,让人哭笑不得。有一种学历很高的人,曾经的天之骄子。老师的爱护、同学的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步入社会后,谁还会把你当个人物看。领导的批评、同事的挤兑,让他受不了,从而自暴自弃。怨天忧人,这就是书呆子。你受不得半点委屈、不会与人相处,又只是摆出高姿态来,凭什么你能挣大钱。

好多没什么文凭的人,他们很早就踏入社会。它们唯一目的就是想挣更多的钱改变命运,它们没有其它更多的选择,什么苦都扛下去,什么罪啊、气啊都能受的住。社会这本书他们看透了,社会经验丰富,和人打交道的本领游刃有余,能见人说鬼话,见人说人话。别小瞧那么小商小贩,他们看路过的人哪个是目标客户,一看一个准,八九不离十。我都自叹不如也,这和他们多年的经验和努力分不开。

当然要想挣大钱除文化、能力外,还有诸多因素决定。没有谁能轻易成功,即使是富二代也得努力才能守得住家里遗留下来的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