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

为什么前一段儿网上银行卖的,智能存款现在都买不到了?

2021-12-29 22:20 作者:蒋昊说经济 围观:

2018年年中开始,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和创新型现金管理类产品非常火爆。

智能存款以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为代表,存满一个月利率就能达到4%,存满一年利率是4.5%。

创新型现金管理类产品更火,有10家左右民营银行都推出了这类产品。活期利率高达4%以上,富民宝刚推出来的时候,利率甚至高达4.7%。

之所以活期利率还能这么高,民营银行的解释是,底层资产是3年期或5年期定期存款,储户提前支取,相当于把存款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机构。所以产品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

加入的民营银行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不过实际上第三方机构就是个幌子,民营银行实际上就是在高息揽储。

后来央行认为这个产品流动性风险很大,万一储户集中挤兑,对银行系统会造成不利影响。于是就私下约谈了。

结果就是,你卖可以,毕竟民营银行拉存款太难了,但是要限价限额,也就是利率不能太高,规模扩张也不能太快。

随即,个别银行的智能存款和现金管理类产品下架,目前大部分仍在售卖,但经常处于售罄状态。

以下是目前还在售的民营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

红色部分产品不容易买到,另外,表中产品利率有可能会继续下降。

这类产品还是可以买的,毕竟央行没有叫停,我自己目前也在买,建议大家尽量上午9点左右买,更容易买到。

其他网友观点

前段时间,智能存款又出新闻了。事情是这样的,廊坊银行对旗下“生活无忧3号”进行利率调整,根据相关规定,存量产品全部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生活无忧3号”是一款享受定期收益的活期产品,是广义上的“智能存款”,廊坊银行突如其来的公告,也就意味着这款产品的“死亡”。

其实,很多人也感觉到了,以往各大平台热推的“智能存款”越来越少,廊坊银行的公告只是冰山一角。

01 为什么智能存款业务在“收缩”?

第一,民营银行主动收缩。

智能存款是民营银行成立之初,为了完成揽储任务而创设的产品。对于投资人而言,此类产品属于“存款类”产品,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利率水平又高于定期存款,是绝佳的固收类投资品,但是对于银行来说,这种产品是巨大的“负担”。

换言之,可以将智能存款理解成民营银行阶段性的促销。现如今,民营银行的大众接受度越来越高,揽储任务的完成难度降低,加之大环境货币流动性好,整体宽松,民营银行自然不愿意继续付出如此高的揽储成本。

第二,监管层的有意控制。

一方面,智能存款对于银行而言,有沉重的经营压力,尤其是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允许储户提前支取,一旦发生挤兑,民营银行很难应付。如此经营风险,是崇尚审慎监管的管理层不能容忍的。

另一方面,央行费劲心思降低整个社会资金成本,而民营银行如果维持高利率揽储,势必引起国有大行跟随,会间接抬高资金成本,与监管基调不一致,也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银行理财型和类理财产品要逐步净值化,智能存款实质上属于类存款型的理财产品,按照央行的要求这些要逐渐转换,下架,故而减少。

02 智能存款消失了,投资人有何替代方案?

在降准降息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资金成本都在降低,有类似“智能存款”产品的中小银行估计大概率会降低存款收益率,甚至停售相关产品。

我们只能接受智能存款越来越少,收益越来越少的现实。对于投资人而言,有没有替代选择呢?

第一,大额存单。大额存单也是存款类产品,保本保息,利息高于一般存款,可转让灵活性较高,最关键的是,起存门槛从30万元降低为20万元,对于普通投资者更为友好。

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大规模压降,以及收益率降低的背景之下,大额存单是非常好的替代性产品。当然,大额存单的销售非常火爆,需要“抢购”。

第二,固收+类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由“固收”和“+”两部分组成,固收,全称是“固定收益”,通常是指相对收益确定性更强、风险更小的债券类资产,一般占比在 70% 以上;而“+”的部分,是在“固定收益”的基础上配置股票等风险相对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则不超过30%。

“固收+”产品的本质在于:先把相对确定性的收益稳住,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权益资产回报。当然,此类产品也有风险,没有做好回撤控制和风险预算管理,甚至可能会做成“固收-”。

综上,咱们老百姓真是太难了,好的理财产品总是稍纵即逝,理财的深坑却“比比皆是”。智能存款的减少,是大势所趋,我们只能接受,只能积极寻找替代方案。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多谢!

其他网友观点

为什么我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热销的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现在忽然买不到了?

很多朋友已经发现,之前民营银行红红火火的高息存款产品,利率都下调了,而且下调幅度很大。另外还有一些热销的智能存款已经被停售了。

一、很多人都很疑惑,这些智能存款发生了什么,怎么一下就忽然不见了?

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银行自身的原因。众所周知,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有着非常高的收益,其利率水平比其他银行同档定期存款高百分之40左右,非常具有诱惑力。同样是银行存款,为什么民营银行利率就这么高呢?这主要是由于民营银行自身的经营战略决定的,但这种高息存款肯定是不会长久的,回落到正常水平是必然的。二是监管方面的原因。民营银行的这种智能存款,在吸引了大众目光的同时,也吸引了监管方面的注意,监管方面一直在持续关注。由于民营银行的特殊性,在早期,监管方面并没有明令禁止这种产品的发售。但随着这种产品的给广为人知,监管方面也意识到,该是出手的时候了,于是民营银行这种产品就凉凉了。二、监管方面为什么要出手整治?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报道:

前几天,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委员会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目前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倡议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暂停新增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的余额和新增客户。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民营银行的这种智能存款已经引发了相关方面的担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规范。

民营银行这种智能存款高利率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呢?

我们每购买一笔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都会对应一笔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

如果我们要提前支取,银行就会按照我们提前支取时的靠档利率,把这笔存款转让给第三方金融机构,从而保证客户获得较高的存款利率。

就算普通人,也能看出这个逻辑背后存在着重大风险隐患。这种隐患就是流动性风险。

当客户提前支取金额足够大的时候,而第三方承接的资金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出现挤兑风波。这当然是监管方面不愿意看到的。

同时,民营银行的这种高息存款目前还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当这种高息存款逐渐得到大多数储户的认可之后,资金就会从传统银行流动到民营银行的高息存款。而这些传统的银行为了留住客户,势必被迫提高存款利率,从而引发不当竞争。

负债端利率的提高,必然导致资产端贷款利率的上升,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会提高。这显然和监管上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利率为什么这么高呢?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利率确实高。5年定期存款利率基本都在5.5%以上,有的甚至一度高达6.02%。几乎是国有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的两倍。

也许很多人会说,民营银行这么做,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傻子,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民营银行之所以推出这些高息智能存款产品,实属无奈之举。

民营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从第一家成立到现在也就不到5年时间,当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刚一睁眼的时候,金融市场的业务格局早已形成,相关业务已是一片红海。

处于天然弱势的民营银行,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后发先至呢?其实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选择,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付出更加高昂的融资成本,才可能赢得客户的关注。

民营银行是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无法和网点遍布各个角落的传统银行相比,获客渠道非常狭窄。加上人们对民营银行的不信任,根本没有人理睬这些民营银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民营银行要想提升获客能力和渠道,只有提供相对高的存款利率。

其实不用监管方面出手,民营银行这种高息揽储的做法本身也不会持续。

当它们实现了既定的经营策略,达到营销目的之后,利率自然会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四、总结

当我们明白了民营银行这种智能存款的背后逻辑之后,对于他们的这种智能存款产品的下架也就不足为奇了。

民营银行作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产物,在发展初期,由于在经营管理水平、人员储备、组织架构、业务拓展等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必然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但它们对于金融多元化发展又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营银行也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推出更多适合我们的产品。让我们期待那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