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

中科院职工集体离职?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12-29 15:13 作者:进取老马 围观:

背景

据报道,离职的90多名科研人员大多是博士毕业,平均年龄为31岁,事业编制,1个月工资1万多元,很多人都有科学家园的福利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层干部告诉记者:“核所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

原因猜测没有项目,留不住人才。科学研究院相关人员:“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离职率是我们院最高的。”待遇降低。有消息称核所的新领导上任后,降低了基层科研人员的工资。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连小学生都明白,但是科研人员的待遇却下降了,让科研人员怎么静下心工作?而且现在的大环境有点儿病态,学术氛围差的常态,小学生都会学术造假了,未来让人难以有所期待。这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才去做其他工作了,核所的未来更加迷茫。更换保安导致冲突。院方强制性换掉了核所的保安,这让研究人员感到了不被尊重,所以矛盾一触即发。这个原因我觉得不太靠谱,顶多算是导火索的一个引子。目前进展

合肥研究院人事部负责人回应,科研人员都是自愿离职的,现在离职手续已经办完了。科研人员确实是被挖走的,离职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目前核所的科研环境基本正常,这两周核所没有辞职的。

真实原因,由于目前还没有离职人员出面说明,大家也只是猜测。但是像“颜宁”一样的年轻科学家出走国外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家也都在质疑国内留不住科研人员的原因,希望能引起政府重视,改变现在科学家出走国外的现状,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其他网友观点

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90多名职工集体离职事件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不少人还在议论,因为大家心里都有几个疑问:

他们为何要集体辞职?这是不是属于人才流失?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相关科研?有没有实质性的措施避免以后类似事情发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研究所,了解一下集体离职的员工。关于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隶属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子物理与核安全是该所学科焦点,常规核系统安全和革新型核技术是该所主要应用需求,另外该所有三座实验反应堆,可开展裂变核工程、聚变核技术与材料、核医学及应用、核信息学及软件等领域的研究。

研究所网站显示该所有职工500余人(估计是以前辉煌时期),其中包括“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国际核能院(INEA)院士等高端人才20余人,而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0%。

该所招生招聘都是硕士博士,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科研机构,里面的员工都是高端人才,都是专业的人才。

我们看看这90多名离职的科研人员

根据相关信息,这次集中在今年离职的90多名科研人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博士毕业,不少人拥有事业编制以及福利分房,工资大概1万多点。

据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称,这些科研人员都是自愿离职,离职手续都已经办完。并且他们确实是被挖走的,基本上都是到相关的技术成果投资公司去工作,都办理了正常的辞职手续,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

为何要集体集中离职?

之前不少报道中都提到了保安,我个人还是要说保安不能背这个锅,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保安是什么编制,保安是什么待遇,保安怎么能撬动这些科研人员,保安怎么能让这些科研人员放弃事业编制放弃福利房。

是工资待遇问题吗?有这个可能,综合相关的信息,核能研究所不少员工的工资大概是1万多,在合肥看似不错,如果考虑上事业编和福利分房,其实研究所还是真的很不错的。当然这工资水准和身份以及贡献还是有点不匹配的。

是在研究所受委屈了吗?也有这个可能,换保安也好,换门禁也好,科研人员伤了自尊也好,包括新上任的领导以及各种内部机构改革,使得大家心里不舒服了。当然,这是次要的,职场中难免会受委屈,这也很正常。

个人判断,受委屈不至于非要放弃事业编制和福利分房,这两项其实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因此最大可能还是整体福利待遇的问题。其实不少放弃事业编的人,本质原因就是收入太少。这从这些科研人员的下家也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到相关的技术成果公司去了,而这些公司所能给他们提供的各种福利,肯定远超所谓的福利房。

这算不算人才流失?

国家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离职,他们流向一般有下面几个:

同类科研机构或大学国内相关公司国外

如果他们辞职后流向了同类科研机构或大学中,这严格意义不算是人才流失,因为对高端科研人员而言,我们希望他们为我们国家服务,同类科研机构和大学,依然是为国家服务。

如果他们辞职后流向国内相关企业,这某种程度上算是人才流失,因为很多的企业主要还是为企业本身服务的。

如果他们辞职后流向国外,这肯定属于人才流失,这种情况尽量要避免。

市场经济,人才流动很正常。

一个好的平台,能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走向,核能研究所再怎么说也是国家的科研机构,平台肯定是没问题,因为有非常好的科研氛围,非常好的科研条件,如果长期在里面发展,出成绩肯定没问题。当然做科研本身也要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诱惑才行。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类型的研究所,里面人才一抓一大把,比你优秀的人太多,要想真正出人头地,还真是不容易。所以要想名利双收,必须要跟对科研项目,因为有些项目有些技术成果是可以直接转为经济利益的。

科研机构有它的特殊性,虽说有事业编制有福利分房,但要想做科研,必须甘的清贫忍受寂寞经得起诱惑。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些人难免会被外面的东西所影响,所以只有理想是不够的,他们也要生活,他们也想具有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这很正常。

市场经济下,科研机构要想生存,还是要谋求一些变革,尤其是在如何留住人才上多下点功夫,当然如何变化,采取什么措施,这就不是我们所决定的了。

其他网友观点

中科院职工集体离职,不管什么原因,这些人肯定是对所处的工作环境不是十分满意,对所在的单位毫无情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分配制度不公,选人用人不当,对员工漠不关心,缺乏激利机制等。面对如此状况,出现集体离职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科学院的员工多属知识分子,都有立身的本领,生活的资本。走到那里都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决不会委屈求全。现如今不搞从一而终,鼓励人才流动。但这种集体离职,特别是科研单位集体离职的情况并不多见,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不管任何单位,领导不关心员工,厚待员工。没有干事创业的环境,没有认人为贤,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员工没有归宿感、主人感,生存没有基本保障,谁愿意为你效力?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一个科研单位的职工集体离职绝非正常现象,必须认真追究,查清原由,否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单位,那么多人追逐向往,有的单位却人才大量流失,相比之下,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