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金融直播室24小时在线实时直播喊单

微信
手机版

基金最大回撤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什么规律?

2021-12-31 09:07 作者:冯冲日记 围观:

先说结论。

基金的最大回撤,往往从牛市顶点开始,在熊市末期结束。

如果非要找什么规律的话,当周围所有人都在买基金的时候,基金大概率就到顶了,当周围不再有人谈论基金的时候,基金大概率就到底了。

从基金的阶段性顶点,到阶段性低点,之间的净值回撤,我们称为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代表了一只基金历史上最大的阶段性损失幅度。

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是用来衡量基金风险的统计指标。

基金的最大回撤怎么看

很多基金网站,现在几乎都有基金最大回撤指标,可以直接显示基金的最大回撤率。

但是基金的最大回撤率,由于统计方式不同,结论略有不同。

绝大多数基金统计的是阶段性最大回撤率,有一部分统计的是历史最大回撤,略有不同。

举个例子,如果基金净值从3块跌到2块,反弹到2.4,再跌到1.2。

阶段性最大回撤率就是50%,总的最大回撤率是60%。

两者会有一些统计上的差别。

如果一些基金网站上没有最大回撤统计,那也不用着急,因为最大回撤率是可以计算的。

找到基金阶段性的高点,记录净值。

再找到基金高点之后,出现的阶段性低点,记录净值。

低点净值除以高点净值,会得出的百分比,再用1减去这个数值,乘以100%即可。

比如高点净值2.5,低点净值1.8,那么计算可得,1.8/2.5=0.72,最大回撤率就是28%。

基金的最大回撤率肯定是越小越好,但风险率越小,收益率也会打折扣,所以要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不能光看最大回撤率来判断基金的好坏。

基金最大回撤的规律

基金的最大回撤,多少有一些规律可行。

1、最大回撤往往发生在净值大涨之后

基金净值大涨的背后,其实就是风险的加剧,所有的最大回撤都出现在行情的疯狂之时。

基金的净值涨幅,如果超过了总体行业平均的上涨,就容易引发风险。

行业过热,估值过高,都是导致基金出现大面积回撤的诱因。

这个原理其实和股票行情是接近的,大涨之后必有大跌,历史规律如此。

所以,切记投资基金,不要盲目追高。

2、最大回撤率通常超过30%,甚至50%

基金历史上的最大回撤大多发生在08年,其次是在2015年下半年,还有12-13年和18年。

通常一轮小的熊市,基金的回撤幅度都在20-30%。

大的熊市中,基金的最大回撤几乎都要接近50%,甚至更高。

所以不要小看基金的最大回撤,跌上50%一定是非常肉痛的。

3、最大回撤容易和行业情况出现共振

基金除了和指数关联性较大,往往还和所处的行业息息相关。

很多基金都是属于行业基金,这类基金的走势好坏,一般都取决于一些行业政策和资金流入。

行业其实是有周期性的,所以很多基金会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而最大回撤往往发生在行业的逆周期里,行业出现滑坡,总体利润下滑,行业里的公司爆雷。

4、基金踩雷容易引发大规模回撤

最后一种比较经常出现的基金回撤,主要源自于基金的踩雷。

很多基金会出现踩雷的情况,尤其是基金重仓股出现踩雷。

虽说基金的单只重仓股持仓,一般不超过10%,但一般都是同一行业。

重仓股踩雷,很多时候还会影响同行业的个股出现下跌,基金净值出现较大的回撤。

另外,熊市里的雷,往往比牛市里更多一些,这也就导致基金出现大幅度回撤的概率增加。

遭遇回撤要不要止损

如何应对基金净值的大幅度回撤,刚开始回撤,到底要不要止损。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投资方式、投资周期、上涨逻辑。

如果你是一个在坚持定投的基民,一般都不会担心最大回撤,因为继续定投就好了。

绝大多数惊慌失措的基民,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投资的。

这个时候,第一个要看的是上涨逻辑。

有一些行业,上涨逻辑发生变化了,走下坡路了,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就比如最近几年始终萎靡不振的影视传媒行业,不论是限薪令还是互联网冲击,都导致这个原本相对暴利的行业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基金的净值始终徘徊在低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迹象,及时止损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所以,极少一部分出现行业级变化的基金,建议谨慎对待,不能一味地干等。

而很大一部分行业一般都是周期性的,所以只要等待时间,熬过周期,都是完全有可能会翻身的。

这就是上涨逻辑还在,就可以继续投资。

第二,要对于投资周期有预判。

如果投资的这笔钱,未来某个时间节点要使用,可能熬不过整个周期,那么建议逢高减仓,尽量把资金盘活。

别人可以死等,你必须得有应对措施,尤其是在基金刚出现回撤的初期。

基金回撤要不要止损,取决于黎明会不会来,还取决于你等不等得到黎明的到来。

遭遇回撤要不要补仓

除了止损问题,很多人会提到要不要补仓,或者减仓的问题。

这个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资金财务安排,和对于总体行情的预判。

一般有三个选择。

一,卧倒。

趴着等待,等行情回暖,等逆周期过去。

这种适合已经出现大幅度回撤的情况,不要在相对底部再止损了,得不偿失。

二,减仓转定投。

这种适合已经满仓被套,行情明显出现问题,不愿意满仓止损,想要时间换空间的基民。

通过先降低仓位,减少回撤风险,同时通过定投的方式补仓,将平均成本拉平。

这种方式不一定会增加收益,但是绝对可以降低风险。

三、增加定投。

那些现金流比较充足的基民,可以直接开启基金定投,以定投的方式进行补仓。

定投是最不需要择时的,对于那些周期性的行业基金是最有利的,一个定投周期过后,可以顺利止盈出局。

几乎没有风险,只要时间足够长。

四、阶段性补仓。

对于想要做基金补仓的朋友,最大回撤的参考价值就突显了。

建议把资金多分几份,根据历史最大回撤来做等分。

比如,历史最大回撤50%,那么就可以在回撤20%,30%,40%,50%,分批入场。

第一次补仓的位置最好低一些,因为通常出现大幅度回撤,都会超过20%,20%以内不补仓,直接硬扛过去就行。

那些不断死在补仓路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过早补仓,最后弹尽粮绝的。

所以,想单点补仓的基民记得做好资金安排。

对于绝大部分基金来说,除非基金经理特别烂,否则每一次大幅度回撤,其实都是一次好的入场时机。

相比股票,基金出现单边向下走势的概率极低。

这和基金的性质,还有总体的选股策略有关。

基金投资本身的大逻辑,就是用时间换空间,用时间来换企业成长。

所以长期投资,是基金投资的主要思路。

其他网友观点

不同的基金,回撤发生的时间有所不同,并且回撤幅度与情况也大不相同,比如主要投资周期股的基金,最大回撤一般在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比如主要投资价值股的基金,最大回撤往往出现在高估值被戳破的那段时间,又比如一些偏投机的基金,可能回撤后就再也涨不起来了。要说规律,笔者认为辨别基金质优与否更加重要,毕竟并没有固定的规律。

1、分析基金的投资方向。不同的基金,投资的方向不同,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不同投资方向的基金,风险不同受益也是不同。基金的信息都是公开的,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就要学会查看这些信息,一般在持股信息中都有显示,投资者需要辨别基金投资股票的情况,到底是主要投资价值方向股票还是偏向于投机,查看持股方向是十分好的方式。

2、好的基金,不要在意回撤的幅度。很多投资者希望一次性投资在基金的最低点,因为未来能最大程度获益。显然,这样要实现起来是极难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最低点在哪里。对于好的基金来说,笔者认为可以忽略回撤的幅度,就算是金融危机到来,持有的优质上市公司,仍旧能保持优质,既然依然优质,再次回归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好的基金,不要在意回撤的幅度。

3、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最好的方式是定投,而不是寻找规律。市场短线的波动是没有规律的,也是无法遵循规律的,但是对好的基金来说,长线趋势能保持向上。既然如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投,既简单又有效。

其他网友观点

基金最大回撤一般有三种情况,有些情况下,是真正的回撤,可以加仓。有些情况下,可能真的臭了,这时候抄底可能会被埋。

我分别举三个例子,讲一下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行业大火了之后回调。典型的基金就是诺安成长混合。

格雷厄姆对个股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把个股的价格比喻成钟摆,企业的内含价值就是中线。钟摆动得越狠,回摆的动力越大。也可以理解成股价涨得越高,回调的动力越大。

任何一只个股都会如此,茅台也不例外。而基金也有类似的属性。

一只基金涨过头之后,回调是必然的。去年上半年,半导体大火,个股涨得很厉害,所以诺安也涨了很多。涨得越多,调得越狠,所以诺安后来跌得也多。

类似的情况也有白酒,白酒现在估值已经在天上了,明显高估。短期内不好说,长期看这种形态是很畸形的,必然会垮掉,只是时间的问题。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一直享受高估值。

所以,一般基金大火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盲目冲进去。

第二种情况,大盘整体向下的时候,基金都会向下。比如券商ETF。

2018年,大盘从3500多点,一路跌到2440点,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没赚钱。林园这种大佬也亏得不少,他自己说这是近十年来第一次亏钱。

券商有周期属性,但是最能代表大盘活跃性.大盘活跃,券商的成交量就多,它就赚钱.大盘一池死水,券商整天没几个交易量,它就没多少利润.

券商ETF净值从1.1左右,跌到了0.5,基本跌去了一大半。一般的像这种时候,就是最好的加仓时机,因为假如你在券商ETF0.5的时候加仓,到现在已经翻倍了,轻松击败绝大多数机构和股民。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有些基金我不建议买,比如ETF链接,有些ETF链接的经理比散户还韭菜,把钱交给他们亏不如自己操作,至少自己亏了还能明白是怎么亏的。

第三种情况,短期利空造成的大幅下跌。去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银行ETF。

去年一年,银行业都不太景气,加上国家要求银行让利1.5万亿,银行ETF净值从1.2跌到了最低点1.0左右,跌幅20%.

假如从最低点买了银行ETF,现在的收益率已经超过了20%,这一数据也超过了大部分基民和股民.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夕阳行业的基金,或者波动较大的商品指数,无论怎么回调怎么涨,永远不建议买,除非你特别熟悉行业,能抓住每一个波段.这样的基金比如地产行业的基金,消费品指数等.

通过基金赚钱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只要稍微下点功夫,稍微有点耐心,都能做到.像现在这种情况,去年基金公司大赚,今年发行大量的新基金,这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

他们左手拿着基金,右手可是拿着镰刀.希望投资者们能有点常识,莫要争当韭菜.

相关文章